葫蘆墩文化

【豐原的獨家記憶】
豐原的『墩』與台中的『大墩』,
同是地方史的獨特記憶,同有歷史現場的存在價值,都是寶貴的文化資產。

豐原舊名葫蘆墩,將近300年前始有漢人來此屯墾,後形成聚落。
『葫蘆墩』地名之文字出,始見清代乾隆及嘉慶年間的古文書上,若『以郵戳為憑』,則120年來,出現『葫蘆墩』字樣者,共有三種形式的郵政日戳。


墩腳源自豐原古地名「葫蘆墩」,據傳是平埔族巴宰舊社名Haluton。清代漢人移民漸成聚落後,就依諧音,加上三座合起來似一葫蘆形狀的土丘地貌稱之。



日治時期曾因三座高大土丘讓人聯想到「香爐」的三隻腳,而以香爐的日語發音(こうろ/ Kouro)改稱「可樂墩」。此後,又因葫蘆墩產米味美量豐,日人再將古印璽「豐葦之原瑞穗之國」(とよあしはらのみずほのくに「豊葦原の瑞穂の国」)中擇「豐原」二字取代古名,並沿用至今。以下依據文獻與口傳記錄

『墩頭』:已被剷平的墩頭在張麗俊故宅(又稱南村草堂或水竹居)前,約今南陽里圓環東路、南陽路交叉處。

『墩身』:墩身(或稱中墩)在中陽里聚星觀(又稱萬善堂)後(自立街132巷)。

『墩腳』:墩腳在葫蘆里與富春里交界處、大街尾福德祠後方,現狀成圓形,是座底端以水泥固定,直徑約十公尺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高約兩公尺的小土丘。




墩腳前的【大街尾福德祠】是在地重要的信仰中心,廟前後還陳設了日治時期豐原神社的狛犬及石燈籠。





墩腳綠園不僅讓地名「豐原」起源的地標獲得較好的保存,土地公廟與今已不存之豐原神社遺物的融合,也見證了本地聚落與歷史的發展及變遷。



資料來源 / 國家文化記憶庫、游振傑